名称:大赛吧官网

地址1: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华南城环球物流中心502

地址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深圳市龙岗区华南城M13栋120号

电话:0755-28815622

E-mail:robin@honvei.com

产品中心
首页 > 产品中心
一水柠檬酸(山东英轩)

2021年招办主任来帮忙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杨婷婷访谈

来源:大赛吧官网    发布时间:2024-09-01 12:05:22

作为一年一度的教育民生热点,高考及各院校的录取、选拔工作备受考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期待。为

订购热线:0755-28815622
产品描述

  作为一年一度的教育民生热点,高考及各院校的录取、选拔工作备受考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期待。为方便考生及家长了解重庆市高校招生情况,我们特别推出《招办主任来帮忙·2021大型融媒体系列访谈》报道。

  今天邀请到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杨婷婷,和全国考生一起,就学校的相关招生政策、专业优势、就业情况等问题进行交流分享。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共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不仅是全国首批七所电力中等专业学校之一,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电力类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以培养电力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设有电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素质教学部、体育工作部等6个教学院部。经过60余年的历史积淀,在全国电力行业和重庆市享有盛誉,拥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筑设计企业、全国首批高职高专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单位、重庆市示范性高职院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

  2021年,学校招生计划3308名,其中春季招生已录取1140名,秋季将在全国27个省份继续投放招生计划2186名,比去年增加了浙江、黑龙江、江苏等3个省份。秋季招生计划中,重庆招生计划880名,外省招生计划1288名。招生专业变化一是动力工程学院新增了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二是经济管理学院新增了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专业;三是动力工程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分别新增了热能与发电工程类、计算机类两个专业大类招生。

  学校开设了25个专业,覆盖能源动力与材料、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装备制造、资源环境与安全等6个专业大类。专业设置以电力技术类为主,覆盖发电、输电、供电、配电和用电等电力系统全产业链,以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电子信息、软件技术、现代服务管理等领域的相关专业。学校现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重庆市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专业2个,市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2个,重庆市骨干专业7个,专本贯通培养专业8个。

  学校拥有独特的具有行业办学特色的校企“五联合”(校企联合制定计划、联合组织教学、联合开发课程、联合聘任教师、联合质量评价)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目前建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8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市级在线门,重庆市线门,重庆市线门,校级在线余门。

  师资方面,学校有专任教师22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40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重庆市高校教学团队8个,电力新技术应用推广专家17名,国家注册工程师10名,高级技师及技师87名,重庆市名师奖获得者1名,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2名。

  教学成绩方面,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34项;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筑设计企业(B档)、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筑设计企业,教育部新能源装备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筑设计企业,主持编写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等5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和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参编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等5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

  学校提供“专升本”渠道。学生在校期间成绩较好,报名时无不合格课程、无学生处分,在毕业年参加重庆市统一组织的“专升本”考试,经重庆市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在按时领取专科毕业证书后进入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学习;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合格后,可领取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书,并参加本科院校的就业招聘。

  同时,学校还提供入伍通道。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含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高等学校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相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国家实行学费减免。

  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指数、平均薪酬水平、就业稳定率、就业现状满意度在国内同类院校及重庆市已多年居领先地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7%,2020届达97.93%。具体优势如下:

  其一,就业机会多。学校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各类发电集团等千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近三年招聘单位数量及岗位需求数均逐年增加,供需比依次为1:5.1、1:6.0、1:10.5,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些特色优势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同时,学校还与重庆润德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康恒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

  其二,单位品质高。学校每年有7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国有大中型重点电力企业入职,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人数每年占全校毕业生签约人数的35%左右,薪资水平高,福利待遇好。各类电力企业始终将学校作为技术及管理岗位人员录用的首选,中国大唐集团多年在学校举办大型集团专场招聘会。

  其三,毕业生满意度高。近三年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均在95%左右,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20届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高达97%。

  学校的奖助学政策一是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在校学生可参加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选。

  二是校内勤工助学。学校学生资助中心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

  三是校内奖学金,包括校长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进步奖学金。校长励志奖学金按在校学生人数1‰评定。学业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分别按班级学生人数的5%、10%、15%评定。进步奖学金:凡在本班本学期的综合测评成绩较上一学期提高10名以上者,均可获得。

  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实施“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改革,建设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开放式实训基地,按照行业职业要求,模拟现场和真实环境打造校内实训基地,建成行业特色突出、国内技术先进的实验实训场所80余个。其中智能变电站运行实训室、智能供配电实训基地、火电厂三维仿真实训室、汽轮机控制与故障诊断技术实验室、新能源发电仿真实训室、物联网实训基地、电子产品设计与组装实训中心等处于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同时,学校充分利用电力行业优势,与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京东、苏宁、德邦物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下属分公司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92个,有效保证了实践教学需要,确保学校培养的学生满足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要求。

  作为一年一度的教育民生热点,高考及各院校的录取、选拔工作备受考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期待。为方便考生及家长了解重庆市高校招生情况,我们特别推出《招办主任来帮忙·2021大型融媒体系列访谈》报道。

  今天邀请到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杨婷婷,和全国考生一起,就学校的相关招生政策、专业优势、就业情况等问题进行交流分享。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共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不仅是全国首批七所电力中等专业学校之一,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电力类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以培养电力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设有电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素质教学部、体育工作部等6个教学院部。经过60余年的历史积淀,在全国电力行业和重庆市享有盛誉,拥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首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单位、重庆市示范性高职院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

  2021年,学校招生计划3308名,其中春季招生已录取1140名,秋季将在全国27个省份继续投放招生计划2186名,比去年增加了浙江、黑龙江、江苏等3个省份。秋季招生计划中,重庆招生计划880名,外省招生计划1288名。招生专业变化一是动力工程学院新增了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二是经济管理学院新增了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专业;三是动力工程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分别新增了热能与发电工程类、计算机类两个专业大类招生。

  学校开设了25个专业,覆盖能源动力与材料、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装备制造、资源环境与安全等6个专业大类。专业设置以电力技术类为主,覆盖发电、输电、供电、配电和用电等电力系统全产业链,以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软件技术、现代服务管理等领域的相关专业。学校现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重庆市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提升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专业2个,市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2个,重庆市骨干专业7个,专本贯通培养专业8个。

  学校拥有独特的具有行业办学特色的校企“五联合”(校企联合制定计划、联合组织教学、联合开发课程、联合聘任教师、联合质量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建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8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市级在线门,重庆市线门,重庆市线门,校级在线余门。

  师资方面,学校有专任教师22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40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重庆市高校教学团队8个,电力新技术应用推广专家17名,国家注册工程师10名,高级技师及技师87名,重庆市名师奖获得者1名,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2名。

  教学成绩方面,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34项;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单位,教育部新能源装备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单位,主持编写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等5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和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参编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等5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

  学校提供“专升本”渠道。学生在校期间成绩较好,报名时无不合格课程、无学生处分,在毕业年参加重庆市统一组织的“专升本”考试,经重庆市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在按时领取专科毕业证书后进入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学习;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合格后,可领取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书,并参加本科院校的就业招聘。

  同时,学校还提供入伍通道。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含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高等学校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国家实行学费减免。

  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指数、平均薪酬水平、就业稳定率、就业现状满意度在国内同类院校及重庆市已多年居领头羊。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7%,2020届达97.93%。具体优势如下:

  其一,就业机会多。学校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各类发电集团等千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近三年招聘单位数量及岗位需求数均逐年增加,供需比依次为1:5.1、1:6.0、1:10.5,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些特色优势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同时,学校还与重庆润德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康恒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

  其二,单位品质高。学校每年有7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国有大中型重点电力企业入职,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人数每年占全校毕业生签约人数的35%左右,薪资水平高,福利待遇好。各类电力企业始终将学校作为技术及管理岗位人员录用的首选,中国大唐集团多年在学校举办大型集团专场招聘会。

  其三,毕业生满意度高。近三年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均在95%左右,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20届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高达97%。

  学校的奖助学政策一是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在校学生可参加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选。

  二是校内勤工助学。学校学生资助中心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通过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

  三是校内奖学金,包括校长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进步奖学金。校长励志奖学金按在校学生人数1‰评定。学业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分别按班级学生人数的5%、10%、15%评定。进步奖学金:凡在本班本学期的综合测评成绩较上一学期提高10名以上者,均可获得。

  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实施“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改革,建设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研发技术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开放式实训基地,按照行业职业要求,模拟现场和真实环境打造校内实训基地,建成行业特色突出、国内技术先进的实验实训场所80余个。其中智能变电站运行实训室、智能供配电实训基地、火电厂三维仿真实训室、汽轮机控制与故障诊断技术实验室、新能源发电仿真实训室、物联网实训基地、电子科技类产品设计与组装实训中心等处于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同时,学校充分的利用电力行业优势,与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京东、苏宁、德邦物流有限公司等大规模的公司下属分公司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92个,有效保证了实践教学需要,确保学校培养的学生满足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要求。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网络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