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大赛吧官网

地址1: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华南城环球物流中心502

地址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深圳市龙岗区华南城M13栋120号

电话:0755-28815622

E-mail:robin@honvei.com

产品中心
首页 > 产品中心
一水柠檬酸(山东英轩)

重磅!2023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发布

来源:大赛吧官网    发布时间:2024-12-08 13:28:35

9月7日,2024年(第41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暨“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发布会”

订购热线:0755-28815622
产品描述

  9月7日,2024年(第41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暨“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发布会”在成都开幕。

  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正式公布,赛柏蓝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TOP10企业有: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十强企业与2022年度整体阵容相似,但是除国药集团继续位居榜首外,其余9家企业均有位次更迭。

  其中,华润、齐鲁、远大、石药、扬子江排名上升——远大上升四个位次,华润、齐鲁各上升两个位次,石药、扬子江各上升一个位次。

  此外,2023年,新晋百强企业有11家,不乏在细分行业领域头部企业——如鱼跃医疗、乐普医疗、羚锐制药、安图生物等,而跌出百强的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二是以新冠疫情防控有关产品为主。

  据医药地理发布的文章,从企业性质看,百强企业中,外资跨国制药企业略有下降,2014年有15家企业上榜,2023年为13家;TOP10企业中,2014年外资跨国制药企业有2家,2023年无上榜。

  此外,医药工业公司的集聚效应明显,北京、江苏、山东、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医药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2023年,规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2%,营收规模和利润分别下降4.0%和16.2%,三项指标增速多年来首次均为负增长。

  百强门槛是体现医药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023年该数值由上一年的33.9亿元降至30.9亿元,其中十强门槛由264.6亿元下调至253.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百强门槛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提高了2.3亿元,增幅相对较小。

  2023年,百强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10301.9亿元,同比下降0.29%,仅半数公司实现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和总利润双增长,其中增长率超过两位数的企业不足20家。

  2019-2023年百强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仅为2.6%,由快速地增长进入调整阶段。

  在业绩增长压力下,医药企业人员优化调整频繁,2023年百强企业中约1/2企业从业人员人数下降,约1/3企业应付工资总额增长率为负。

  2023年百强企业平均研发费用为7.79亿元,同比增长0.4%,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升至7.6%。

  同时,与2022年相比,2023年研发强度在5%-10%、10%-15%和高于15%的公司数分别增加了2家、2家和5家。

  从研发成果来看,2023年我国共有41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其中百强企业获批创新药数量占31.7%。

  全球研发热门的TOP10靶点百强企业均有布局,且进展至临床试验或更高的阶段。恒瑞医药、复星医药、豪森药业、悦康药业等积极布局mRNA疫苗、小核酸药物、核素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等赛道,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例如,中国医药通过拓展线上销售,电商渠道销售额同比增幅超38%。国药太极、云南白药、华润三九等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开展线上销售、数字营销、患者教育等工作。

  随着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推动创新药全链条发展,创新药的营销也迎来变革。在商业化过程中,企业间的营销合作已成为重要趋势之一,如先声药业与迈博药业、安谛康、康乃德生物医药等就创新药产品开展商业化合作。

  随着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双通道”等政策的施行,院外市场持续扩容,成为众多医药企业重点关注对象,如恒瑞医药成立DTP专职团队,通过整合及拓展DTP药房等渠道,专业赋能肿瘤等新特创新药的院外管理。

  同时,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医保政策的调整,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部分百强企业设立专门团队探索开拓基层医院市场。

  国产创新药“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不断增多。2023年有3款中国创新药在美国获批上市。

  复杂制剂注册方面也取得突破,绿叶制药自主研发的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剂成为根据《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第505(b)(2)条款批准的首个来自中国大陆药企的复杂注射制剂产品。

  除海外授权引进(license-in)之外,我国创新药海外许可交易(license-out)数量和金额均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恒瑞医药在2023年达成5项对外许可交易,总金额超40亿美元,并于2024年通过NewCo模式将其GLP-1产品组合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独家权利授予美国Hercules公司,除获得首付款和里程碑款外,还将通过持有Hercules的股权分享未来的收益增长。

  此外,海思科、豪森药业、石药集团、正大天睛、复星医药等企业也均有海外license-out项目。

  但是授权项目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由于长期资金市场遇冷企业为弥补巨大金钱上的压力而不得不进行研发管线调整的无奈选择。

  头部企业,倾向通过并购重组实现管线扩增或产业链整合,从而构建新的业务线,提升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国药集团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逐步扩大业务版图,整合了盈天医药、同济堂、天江药业、一方制药、太极集团、卫光生物等企业,并明确将推进高质量并购作为集团战略方向之一。

  同为央企的华润医药旗下各个平台也在加速整合行业资源,收购昆药集团、立方药业、天安药业、绿十字、天士力等。

  此外,远大医药也通过收购多普泰医药科技、BlackSwan、天津田边和百济制药加速业务扩张。随着Biotech企业估值回落,未来几年百强企业的并购重组或将迎来小高潮。

  排名范围:按照工业与信息化部“2023年《中国医药统计年报》汇编工作的通知”要求,如期上报完整数据和相关材料的全部医药工业公司